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
发布时间:2016-12-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章丽红

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

“课堂教学需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变成教师一个人的演讲。”“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教师与其不断地、十分辛苦地讲述,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求。”---摘自《人民教育》2014.22期 林卫民:《重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

作为一线教师,自己对以上两个观点深表认同。在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正是以“知识霸主”的身份,从上课开始到结束几乎都是老师在控制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既没有给学生留出活动的时间,也没有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

现象1: 知识讲授满堂灌:

在知识讲授时,基本的情况往往是这样:老师话不离口,鼠标不离手,边讲边放课件。学生感到左右为难,听也不是,记也不是。结果堂上无法记下来的知识,只好课后重启电脑自行补回。堂上费时,课后还要补时。

现象2:过早提供完整的答案:

在课堂练习或问题讨论时,老师往往没有耐性等待学生的答案就迫不及待地提供了完整的答案,生怕学生提供的答案不及时或不完整。

现象3:过早提供完整的知识小结:

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本课的内容小结。本来是应该在老师指导下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回顾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归纳的,但老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结果像放电影一样一下就把课堂小结全部在课件上展示出来了。

现象4:过早中断学生的思维活动:

老师在组织小组讨论探究时往往时流于形式,一是指导不到位,二是时间不充足。结果在匆匆忙忙中就中断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急于向学生要答案。

现象5.完全剥夺了学生展示的机会:

无论是个体还是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必然就有活动的成果,但在黑板上展示的往往是老师预设的答案,而学生的展示机会就白白被剥夺了。

没有留白,就没有空间。不留空间,学生就不可能有发展的空间。课堂是一个教与学的活动空间,如果只有老师的空间而没有学生的空间,那么,学生就没有活动的时间与发展的空间。实际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必须为学生留白,给他们足够的活动时间和思考的空间。

在哪里留白?

1.课前给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空间;

2.课中先给学生个体阅读与思考的活动时间,然后给小组探究与交流的时间,随后再给学生展示 与分享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时间;一节课最后的环节给学生进行知识小结与归纳的时间。

3.课后给学生一点课后反思的时间,思得,思失,思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课堂,师生才能共建一个和谐、快乐、发展的教 学共同体。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版权所有:常州市百草园小学 苏ICP备10201501号-2

    技术支持:万兆科技